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记者 葛仁鑫 通讯员 张玥)“平时很难有机会跟这么多高校面对面交流,今天一上午就面谈了好几所。”5月20日,四川大学2022级博士研究生杨欢感受到多所高校的求贤热情,面对未来有了更多底气。当天,四川省委教育工委、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三届“智汇高校·博引未来”青年人才招聘活动在四川大学启动,线下的人才引进专场活动随即举行,四川140所高校(含四川开放大学)开展青年人才组团式招聘,岗位需求超5000个。
此次引才直接面向有意愿在四川发展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,对接更便捷、选择更多样,活动得到众多博士等青年人才点赞。电子科技大学教师引进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顾轩源有切身感受,此前,与该校特色的电子信息类学科相比,其他学科相对较少受到关注,“四川此次集中‘搭台’,让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示各学科的人才需求。”
西南医科大学近年来不断完善人才引育政策,“通过组团招聘,我们加入了全省高校的引才‘朋友圈’,共享丰富的人才资源,学校之间还会根据匹配度互相推荐人才,让招引工作更加精准。”西南医科大学人事处处长孙鸿燕说。
近年来,四川按照“抓教育必须抓人才,抓教育就是抓人才”的理念,从政策体系、评价改革、职业发展等方面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,不仅在“引”上做文章,也在“育”上下功夫。从2021年起,四川省级财政就每年单列奖补资金,支持高校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。同时,四川实施战略科学家和两院院士后备人选培养专项,并深化职称改革、创新激励机制,让青年人才在高校“扎根生长”。
“可以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,而且在工作中无论有什么创新想法,学校都有对应的资源和支持。”李文君是北京大学化学博士,2022年加入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,该院陈祥贵教授及团队为其制定“一人一策”的成长计划,深化“传帮带”。3年时间里,李文君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……取得众多科研教学成果。
据悉,第三届“智汇高校·博引未来”青年人才招聘活动启动后,除了线下的人才引进专场活动外,还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线上“人才引进月活动”,开通“四川高校人才引进直通车”网络平台,实时汇总需求信息,常态化招引人才。
“诚邀四海英才汇聚天府热土,用创新之能、开拓之志为治蜀兴川注入蓬勃力量。”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,教育厅党组书记、厅长余孝其表示,下一步,四川高校将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政策,聚力打造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,让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,在天府大地挥洒才华、书写精彩。
5月20日,青年人才与高校现场对接。葛仁鑫 摄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